
剪耳的必要性?
由於街貓很難靠近,絕育的識別必須能在遠距離以外就可以明顯的辨識。刺青不是很有效的辨識方法。在耳朵上釘上吊籤可能會造成感染、掉落、或拉破貓的耳朵。使用頸圈對街貓來講,不安全也不實用,因為如果貓長大或變胖,頸圈會愈來愈緊而勒死牠。植入晶片唯一有用的情況,就是貓被捕捉到醫院或動物收容所並接受掃描;而台灣地區晶片系統繁多,不是每一間醫院都具備各家系統的晶片掃描器。要辨識絕育過的街貓,這些都不是十分明顯有效標記的方法。
剪耳是歐美日各國對於街貓絕育普遍採行的辨識協定
剪耳是人道的,它是利用絕育手術的麻醉狀況下執行,和絕育手術比較起來,傷口比較小;當絕育手術完成,於麻醉未退時,利用手術工具將貓的一隻耳尖剪去末端約1公分,較大或較小的貓則作等比例的增加或減少。傷口約在一個星期後復原,附近的毛也會慢慢長出。已絕育的公貓如果體型不大,只由外觀辨識性別易與母貓混淆,因此我們建議剪耳以男左女右的方式作區分。
剪耳的貓代表著牠已經接受絕育,沒有繁殖的可能,由繁殖所產生的追逐、打架、哭號與噴尿等令人腦神經衰弱的行為也隨之消失。一個區域的貓如果全面實行絕育,小貓數量能夠立竿見影的不再增加。輔以愛心照顧者對已絕育的貓群,後續作狂犬病、內外寄生蟲與跳蚤的注射與投藥,對於環境衛生會有正面的幫助。
剪耳可以讓貓兒少受很多苦頭!它讓社區的人們知道,剪耳貓是好貓!不再無限度的繁殖,而且接受過預防注射與跳蚤清除。對於政府,可以不再花費經費捕捉這些沒有問題的貓,還能藉由愛心照顧者的協助來管理這些貓。對於愛心照顧者,可以避免不同的人重複捕捉已經絕育的貓,讓貓兒多挨不必要的一刀。
一旦我們共同普遍為街貓實施絕育放回(TNR)並剪耳,我們能夠要求政府不捕捉這些貓兒,而剪耳的方式簡單容易辨識,沒有辦法為主管機關所推託。要能廣為政府單位、動物團體與愛心餵養人所認識接受,就需要大家的支持,使用剪耳協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