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症狀:淋巴球性脈絡叢腦膜炎是廣泛分散在野生小鼠之中,遍及世界大多數地區且為人畜共通傳染疾病之重要危害。

很多實驗動物種類能自然感染,包括小鼠、倉鼠(hamsters)、天竺鼠、靈長類、豬和狗,但最近人類所爆發之淋巴球性脈絡叢腦膜炎,首先應考慮是小鼠所傳染。

人類在1-3週的潛伏期後會有類似流行性感冒一樣之症狀如發燒、肌肉疼痛、頭痛及身體不適。

在此病的嚴重病例,病人可能會有斑丘疹、淋巴腺病變、腦膜腦炎,和極少數會有睪丸炎、關節炎與心外膜炎(Johnson 1990b)。感染中樞神經系統會導致死亡(Benenson 1995b)。

 


2.      預防:人類的感染有可能是由腸道外接種感染,飛沫吸入,和黏膜表面遭污染或皮膚受傷破裂感染組織或從感染動物之體液污染而得。病毒在妊娠期間會展現特別的危險風險:其會感染胎兒。

 


3.      處理:從血液或脊髓液分離的病毒結合接種細胞培養以免疫螢光法鑑定是急性疾病診斷最主要的方法。

以此種方法檢定可在疾病開始約二週後檢測到抗體。

在實驗室要預防此病可以針對新進無症狀動物以及內部具感染風險之飼養動物族群進行週期性血清學的監測

,且針對即將在動物體內繼代之腫瘤或細胞線進行淋巴球性脈絡叢腦膜炎篩選。

大體而言,靜脈注射ribavirin療法可降低感染拉薩熱(Lassaever)病患之致死率,因此對於淋巴球性脈絡叢腦膜炎病毒感染之治療也可能有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倒歪寵物天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